精选文章
发布时间:罗长福
  |  
字数:4597
  |  
阅读量:

摘 要:伴随着新农业模式的产生,农业领域新型生产、经营以及服务模式给我国工业反哺农业政策带来新的“挑战”。本文旨在分析研究现阶段我国工农业的关系结构,在新农业模式下通过调整工农业的关系,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农情与战略方向来探讨我国工业反哺农业路径的选择。

关键词:工业反哺农业;新农业模式;路径选择

传统农业模式已经不能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三农”问题的越发凸显决定了我们迫切需要对农业领域进一步深化改革。在新的形势下,对于传统农业模式的革新迫在眉睫,新农业模式便呼之欲出。在新农业模式下,我国需要对于工业反哺农业政策做出新的解释,选择合适的路径,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

1 新农业模式的分析

传统农业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节奏,造成工业农业的畸形发展,引发了我国典型的“三农”问题。而新农业模式的产生旨在恢复工业农业的平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剂良药。新农业模式主要表现在新农业生产、经营、服务模式以及配套的其他模式。

1.1 新农业生产模式

新农业生产模式是基于现有的技术等资源,加快发展现代种业和机械农业,学习引入科学的管理方法,进一步完善与农业生产相配套的政策制定和体制改革,旨在突破现阶段农业发展瓶颈,使得农民受益的一种生产形式与方式统一体。其主要体现在由劳动力密集型向资金、知识技术密集型的转变。

1.2 新农业经营模式

农业经营模式是农业经营形式和农业经营方式的有机统一。在新农业经营模式下,农业经营方式不仅是指农业制度或土地的利益方式、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更是一种积极参与市场、融入市场和改造市场的行为指导;而农业经营形式涉及农业经营主体、经营对象的权利与市场的经济关系。笔者相信新农业经营模式会更多的趋向于合作化、市场化和产业化,新型的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的经营主体会越来越多。

1.3 新农业服务模式

现阶段我国农民在整个产业链中只是充当一个“次级消费者”的角色。为了克服农民群体的弱性,提升农民群体在农业产业链中受益程度,建立新农业服务体系是一个切合实际的有效道路。加快推动农民群体进入产业链的高端领域,参与到大市场中去;拓宽和延长产业链,让农民能够参与到农业的产前和产后服务中,是新农业服务模式的主要特点。在产前阶段,农民可以与社会科技研究机构开展合作或自发的组织技术研发与创新,实现进入农业产前育种、育苗和农资加工领域;在产后阶段,农民需要参与农产品、农副产品的加工与再加工以及产品服务营销。为此,新农业服务模式将会呈现出专业化、合作化、一体化和品牌化的景象。

1.4 其他配套模式

新农业模式除了前面所列的新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模式以外,还包括与之配套相关的管理方法、制度政策和市场机制的模式化,是一种对应的关联配套模式。

2 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必要性、可能性分析

面对目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为解决我国现阶段日益凸显的“三农”问题,新农业模式产生将会注入能量。在新农业模式下,调整工农业关系、推动工业农业和谐发展,既是国家政府的根本战略,也是社会经济平稳向前发展的必然要求。

2.1 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主要是以实现工业化为战略目标,依靠国内农业剩余积累资金,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得国民经济高速发展。这种战略制定与当时的国情密不可分。但是,这种资源的倾斜配置延续时间过长,导致了“三农”问题在我国越来越凸显。在这种背景下,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实施已成为解决目前困境的唯一“救命稻草”。

1. 工业反哺农业是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必然趋势。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国民经济发展到工业对农业反哺期时,如果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反哺农业、发展农业,整个国民经济能够得到更好的改善,更好的实现工业化、现代化。

2. 工业反哺农业是发展农业生产、保障粮食体系安全的需要。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安稳民心的战略产业。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也是不断增长。而耕地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等资源环境的严重制约,维持农业持续增产难度越来越大。为确保粮食体系安全,就需要工业对农业实行较强的扶持,不断增强农业的生产能力。

3. 工业反哺农业,是我国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唯一选择。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水平相较于发达国家,依然是低水平的,而工业发展较快,造成我国“农民、农村、农业”----“三农”问题日益严重。解决“三农”问题,必然要求我国调整工农业关系,利用工业化的发展优势带动农业、农村的发展。

2.2 可能性

相关文档:
简述一种新型的机械自动泡茶杯
高职高专应用文教学现状和方法探析
展望“民生工程”新目标
探析实现火力发电厂消防系统优化的措施
发电机同期并网调试经验谈
本土文化认同与回归的价值思考
由纸媒到网媒:英国《独立报》的转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