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章
发布时间:张帮晋
  |  
字数:4096
  |  
阅读量:

诗歌是一种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从诗歌的定义中就不难发现:它是产生于特定历史环境中的文学作品,既有感情因素,也兼具实事实语,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史料来印证历史。

近代我国著名学者陈寅恪先生曾揭示诗与史的关系,提出“以诗证史”“诗史互证”的治史方法。即诗歌和历史可以互相佐证。有鉴于此,笔者思考:在中学历史课堂中,可否引入诗歌。以诗叙史,提高历史课堂效率。现以人教版历史教材《鸦片战争》一课为例,论述诗歌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之所以选择《鸦片战争》一课,是因为在鸦片战争时期,面对列强的侵略与欺凌,中国人民在武力反抗的同时,也在思想上不断抗争和探索,形成了鸦片战争诗潮。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大概出现了160余位诗人、2000余首诗。这些诗歌既是历史的写照,又蕴含亲历者的情感,可以将其引入历史教学中。以诗叙史,有别于以往的教学模式,会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之感;由于学生从小就学诗、读诗、诵诗,诗之于他们似乎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笔者现以《鸦片战争》教学实践为例,略论引诗入史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一、以诗引史,激发学习兴致

在讲述《鸦片战争》一课时,笔者通过《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一诗导入: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引导学生思考这是谁写的诗?学生结合“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便可轻易答出“林则徐”。接着教师结合诗句再次提问:为什么林则徐在诗中说自己“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当时的国家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这样一位充满爱国情的人会惨遭贬谪?

这样以诗引史,透过诗歌反映的历史信息,提出一系列问题,将学生引入本课的学习中。此时,学生的大脑也会跟随教师的引导而高速运转,愿意跟着教师一起探索,以解决这些问题。虽然“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学生耳熟能详,但至于其中所包含的具体历史信息,他们却不甚了解。这种由已知推向未知的思维模式,可以增强学生的代入感,从而迅速融入本课的学习氛围中。在讲述鸦片危害时,笔者也采取这一方法,用陈澧的《炮子谣》一诗引入: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

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

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请学生结合诗句思考:作者为什么畏惧鸦片?它有哪些危害?既然鸦片危害这么大,我们该如何应对呢?通过对诗句的解读,学生不难找出答案。这样在诗歌平铺直叙、通俗易懂文字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热情、求知欲望不断被激发。

二、以诗证史,提升思维能力

以诗歌中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为线索来论证历史,历史教学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诗歌词句短小精悍,韵律一致,读起来朗朗上口,方便学生的记忆。相较于历史课本上生硬、晦涩的文字而言,学生似乎更偏爱诗句的语言与意境。在《鸦片战争》一课的教学中,笔者结合鸦片战争诗潮,精选其中的典型诗句,给学生2分钟的时间,请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根据课本内容,完成诗与史的匹配。

这样通过关键诗句的呈现,学生对本课的重点知识有了大致了解。接下来,笔者请同学们结合上述诗句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历史事件),将诗句按时间顺序排序。

此举只为启发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探寻历史事件中的因果联系,梳理时间脉络。同时,由于这些诗句通俗易懂,又与历史密切相关,方便学生构建相关知识体系。接着,笔者以这些诗句为标题,将其板书在黑板上,以此展开本课的教学。这种以诗句为标题的形式,可以快速构建出相关历史情境,将学生迅速带入教学情境中,实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教学效果。

除了以诗句为线索,串联历史知识、探寻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外;还可以诗句为基础,构建历史情境,营造历史场域,让学生在诗句还原的历史情境中深度思考,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如在讲述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笔者就借助诗句构建历史情境,引导学生在相关情境中主动思考、自由探索。

首先由教师抛砖引玉:

“虎门一怒令销烟,切恨西夷掠海沿”(林则徐《七绝》)

相关文档:
简述一种新型的机械自动泡茶杯
高职高专应用文教学现状和方法探析
展望“民生工程”新目标
探析实现火力发电厂消防系统优化的措施
发电机同期并网调试经验谈
本土文化认同与回归的价值思考
由纸媒到网媒:英国《独立报》的转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