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章
发布时间:文理导航
  |  
字数:文理导航
  |  
阅读量:

  【摘 要】小学数学与生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很多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又应用到生活中,小学数学教师要分析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根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知识理解
   小学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受年龄限制,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这就造成很多数学知识,如果单纯依靠教师讲解,学生很难理解,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发现知识间的规律,教师可以将数学和生活相联系,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根据教材选取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
   一、巧设生活化情境,促进知识理解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图片、动画等为学生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并通过生活情境对数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让学生形成初步的思维模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比例尺》一课中,教师给学生展示了10000平方米的厂房、中国地图等,同时,让学生思考,中国有960万平方千米,怎么才能展现在地图中?我们需要按照图纸建设10000平方米的厂房,应该怎么设计图纸?学生都想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的距离不相同,但是实际是按照什么比例来画呢?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写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厘米:100米,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厘米:1000米等,其中1厘米属于比例中的前项,100米是后项,教师让学生利用比例尺量出学校操场的长和宽,并用1:100的比例画在纸上。学生们积极投入到操场的测量工作,小组内成员合作、交流,实现了对比例尺知识的有效认知。
   案例中,教师将学生带入现实生活中,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交流、实际动手探究,实现了学生教学内容与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有效结合,促进了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
   二、选取生活化内容,促进知识理解
   教师在小学数学生活化的过程中,要注重对生活化内容的选择,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整合归类,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内容,让选取的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在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学都实施生活化教学,但是选择的内容不容易让学生理解,这就会造成课堂资源浪费,因此,教师应选择适合学生的生活化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一课中,教师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购物和数学联系在一起,并为学生设计了模拟购物平台,教师为学生设计了几个问题:(1)超市在元旦搞活动,全场商品八折销售,请问商品是便宜还是贵了?便宜了多少?(2)教师花500元从商场买了一件羽绒服,这件羽绒服的原价是多少钱?(3)另一家商场“买一送二”,与这家商场打八折比较,哪家的东西更便宜?为什么?这三道题目由浅入深,让学生从认识百分数开始,由浅入深,逐步深入的了解百分数的意义,更加深入的理解了百分数的概念,体会到了数学会应用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上述案例,教师将教材中的数学知识进行生活化改造,让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充满了趣味性,对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起到了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
   三、增加生活化实践,促进知识理解
   古人语:“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要想做好一件事情,要多投入到实践中,只有通过学生不断探索,不断体验,才能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挖掘学生学习数学的潜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在课堂上收获知识,通过实践活动,可以让课本中抽象的知识更加形象化、具体化,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建立多元化的教学体系。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中,教师让学生说出你在生活中见到的圆形,皮球、太阳、盘子、锅……那么你能画出这些圆吗?在以前的学习中,都是长方形、正方形等,画图的
  时候只需要用直线来画,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应该怎么画呢?你需要分几步来画,每一步都需要注意什么?学生自发组成小组来讨论交流,每次出现问题学生都及时解决,,经过学生画图发现,能不能画好圆,最关键的是要找到圆心,如果圆心到圆周边的距离相等,这就是一个完美的圆,教师给学生讲解了画圆的三要素,圆心、直径和半径,圆的大小和直径有直接的关系,学生由画圆初步认识了圆。
   上述案例,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来理解圆的知识,這样的教学效果要远远高于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一旦养成实践操作的习惯,就会慢慢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也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解决生活化问题,促进知识理解
   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的引导学生带着数学问题接触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数学思维来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加深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理解,让单调枯燥的数学知识由于贴近生活而变得更加有趣,让学生领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真理,激发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引导学生自发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化问题。
   例如,在教学《最大公约数》一课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一知识,教师让学生设计一个用方砖铺地面的方案,老师家要装修,客厅长7.5米,宽6.5米,老师想要选一种经济实用的地砖,最好不造成浪费,请你帮老师设计一下该买哪种地砖?地砖有四种800*800,600*600,500*
  500,300*300,经过学生的讨论,帮助老师选择了500*
  500的地砖,教师让学生说一下理由,学生认为:如果用500*500的地砖,不会造成地砖浪费,比较经济实用,而且在铺贴的过程中不需要切割,简单便捷,教师让学生说出理由,学生认为:长7.5米,如果用500*500的需要30块,宽6.5米需要用26块,而其他尺寸都不能整除,也就是不是长和宽的最大公约数。
   上述案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还让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在讨论探究的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经验。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应该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参考文献】
   [1]马祥.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索[J].中国农村教育,2020(22):58-59.
   [2]李小红.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283.
   [3]徐业刚.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解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6):73.

相关文档:
简述一种新型的机械自动泡茶杯
高职高专应用文教学现状和方法探析
展望“民生工程”新目标
探析实现火力发电厂消防系统优化的措施
发电机同期并网调试经验谈
本土文化认同与回归的价值思考
由纸媒到网媒:英国《独立报》的转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