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章
发布时间:隋勇
  |  
字数:5456
  |  
阅读量:

摘 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全体教师都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力量,组织体育活动相关知识、技能及能力的不足这严重制约了他们作用的发挥。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在体育课中运用“小集团教学”可以培养体育活动组织能力。但是,该观点的提出未得到师范类院校普遍重视,相关研究发展缓慢,至今还许多问题未解决,如:能力培养的普遍性、有效性,各项目教学中实施的差异性,小集团教学模式的作用机制等问题。

关键词:师范生;体育活动;组织能力;研究综述

1 前言

中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全体教师都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力量。调查表明:真正落实课外锻炼一小时需要广大老师的积极参与。中小学教师日常工作内容,一是教育教学,二是参与中小学日常工作。体育教育工作是构成教师学校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所有教师都有参与组织的义务与责任。]真正落实课外锻炼一小时需要班主任及其他任课教师的积极参与,班主任是执行阳光体育活动的主要力量。但是,班主任教师不可能全是体育教师,他们很多都缺乏组织体育活动相关知识、技能及能力,不具备基本的体育活动组织能力,这严重制约了他们作用的发挥。因此,师范生体育活动组织能力的培养成为师范院校的体育教学隐形目标。

2 师范生体育活动组织能力的提出

早在1984年,我国学者就对教师“体育活动组织能力”进行了论述,如:文章《试论体育教学中的组织工作—兼论体育教师的组织能力及其培养》。该文将培养教师体育活动组织能力的教学要求提到了学者的视野,揭开了“体育活动组织能力”的研究。

培养合格的教师是师范院校的根本任务,教师除了完成教师本职课程教学工作(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还必须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文化素养和策划组织体育活动的能力,以便于校园课外体育活动开展。

中小学班主任基础体育知识和课外体育活动组织能力的缺乏使其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工作困难,这与高师教育体育教学能否结合中小学具体实际开展有密切关系。

1984年,刘兵等首次提出了“师范特色教学要求”。在师范生组织能力以公共体育课形式培养方面先后提出:“改革现行体育课安排,合上的每周两节体育课,改为分上,把体育基本知识的传授、组织能力的培养渗透到课的各个环节中去。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将每周的两节体育课增为四节,即两节室外练习课,根据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以练为主;两节体育论课,系统介绍体育基本知识,以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为主;并在三年级以上继续开设体育课,以加强对学生体育基本知识的运用和组织能力的培养为主;例如,组织学生流集合、整队、练操、保护帮助,以及组织教学比赛、游戏或测验,安排学生裁判实习等”。让学生参与组织教学活动,成绩评定考核中包含体育活动组织能力方面要求:主要包括口令、调队、带操、当裁判,在各种条件下运用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情况等。这些建议为今后师范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

3 体育活动组织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历程

1986年,于忠玉就当时高师体育教学与其它高校无明显区别,都注重传授体育知识和增强学生体质,而忽视与师范生日后从事教育工作密切相关体育活动组织能力的培养,高师体育教学特点不突出等问题,再次提出师范院校开展“师范特色体育教学”的必要。其通过一系列教学实验证明,体育课堂中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与方法培养和锻炼师范生的体育活动组织能力。具体方法是:“在学生喊口令能力和指挥队伍调动能力提高的基础上,学生了解“准备活动部分”的设计编排原则与方法,对学生提出要求,根据自己理解和掌握的水平,创造性地设计出一套准备活动内容,并写出计划。通过让每个学生轮流当“指挥官”的方法亲自组织和指挥全班做准备活动。来培养学生体育活动组织能力。在实际操练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对队列调动情况、口令是否宏亮准确、示范规格化的程度、站姿是否自然准确等情况,分别以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等水平标准进行评分考核。”

1993年,国家教委向全国教育部门发出通知,要求在中小学、大学和其它各类学校开设体育课程。《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也明确指出:“全民健身工程关系到民族兴衰,全民健身计划是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8]可见学校体育教育对国家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教师对学生有着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其不仅应具备必要的健身常识和自我锻炼能力,还应具备体育活动组织能力,参与校园活动组织,成为学校健身指导员新生力量,为保障全民健身计划的校园顺利做出贡献。

相关文档:
简述一种新型的机械自动泡茶杯
探析实现火力发电厂消防系统优化的措施
发电机同期并网调试经验谈
本土文化认同与回归的价值思考
由纸媒到网媒:英国《独立报》的转型之路
基于云服务的图书馆信息检索服务探微
浅谈高中排列与组合的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