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章
发布时间:文理导航
  |  
字数:文理导航
  |  
阅读量: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和学生良好品德形成起着关键作用,核心素养中的“健康生活和责任担当”更是要求学生首先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作为南京市新优质学校之一,我校絕大部分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他们身心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如何立足道德与法治课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丰富学生生命内涵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生命力课堂;真问题;情境;情怀
   美国教育学者吉诺特有一段话发人深省:“在成为一个教师若干年之后,我得到了一个惶恐的结论,虽然我仅仅只是一个教师,但是我却具有极大的力量,我能够决定一个孩子活得愉快还是悲伤,而我的课堂,既可以创造出痛苦,也可以启发出灵感,我能伤人亦能救人。”
   作为绝大部分时间都要站稳课堂上的老师,能否真正领会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之间休戚与共的关系,真正去创造富有生命力的课堂,这不仅关系到教学的质量,更关系到每一位学生的生命成长。
   反观目前的道德与法治课堂,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阻碍了课堂生命力的彰显:一是部分学科教师对于生命问题认识上存在局限性,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不够深入,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生命观的能力不足,生命教育理论化、专业化水平亟待提升;二是传统教学观根深蒂固,课堂教学形式片面化、单一化,很多老师一味追求教学进度,忽视学生的情感表达,课堂缺乏人文关怀;三是创设的教学情境单薄,素材选用随意性较大,有时甚至远离学生实际,无法颤动学生心灵,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探索富有生命力课堂的实施路径,引导学生发掘自身价值,增强自我认同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让课堂闪耀生命之光。
   一、吐故纳新,提升观念认知是打造富有生命力课堂的前提
   受社会大环境和应试教育模式影响,目前学生、家长、教师三方都普遍存在焦虑心理,个别地方“唯分数论”已导致学生成为学习的机器,而教师则沦为教书的机器。这种缺少人文关怀的教育究其原因在于社会评价标椎的的日趋单一化:即普遍追求成功,鲜有人追求幸福。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发出叩问:我们的教育到底应该培养怎样的人?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作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如果不把这个问题思考透彻,那么打造富有生命力的课堂也就无从谈起。
   为了深入探究这个问题,我阅读了大量书籍,比如《妞妞》《活出生命的意义》《死亡哲学》《平凡的世界》等等,这些书籍转变了我的观念认知,拓展了我的生命视野,也提升了我的生命格局,让我对于教育有了更多自己的思考。记得读完周国平先生的《妞妞》后,思绪起伏万千,久久难以平静。在讲授七年级上册《活出生命的意义》这一框题时,我分享了妞妞的故事,并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妞妞只活到了3岁,就因癌症离世,她的人生如此短暂,这样的人生还有意义吗?最开始的时候班级里大部分孩子都摇头,觉得妞妞从出生就开始饱受病痛折磨,十分可怜,还不如不要来到这个人世间。但是当我把妞妞父母无微不至照顾她的片段读给孩子们听的时候,很多学生改变了自己的看法,有一个孩子说:3岁其实也是一辈子,这辈子虽然很短暂,可是她体会到了人间最纯真、无私的情感,也是无憾的一生。此外,她还给父母带来了欢乐和慰藉,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长短没有绝对关系,与生命的质量息息相关。
   由此可见,分数固然重要,但是教育不应该只培养有知识、有职业,会工作的庸庸碌碌的人,更要培养大写的人,有高尚的精神生活、有理想、有性格、关心别人、关心集体的人。这些充盈的点点滴滴,对于真善美的追求才是生命的意义之所在,因此教师自身首先提升观念认知才是打造富有生命力课堂的前提。
   二、去伪存真,直面成长困惑是打造富有生命力课堂的保证
   一潭死水、照本宣科的道德法治课之所以不受学生欢迎,究其本因在于“失真”,而有活力、有张力的课堂才是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活力和张力的源泉均来源于学生的现实需要。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我们必须要将课程的价值引导意图转化为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内在需求,创造出一个生机盎然的学习空间。满足学生的现实需要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直面学生成长中的真实困惑,只有以解决真实问题为核心的课堂,才能让学生产生持久地学习动力。以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上册《少年有梦》一课为例,我设置了两个议题:
   话题一:刘翔小学时主要训练跳高,他的梦想是成为跳高运动员。但在一次田径比赛中,他的跳高仅仅获得第三名。而在100米的短跑比赛中,他却跑得轻松自如。教练评价他“速度快、爆发力好、脚踝力量强,是练田径的料,正好符合跨栏的要求”之后,刘翔就改练跨栏。
   话题二:26岁的湖南小伙吴永宁,梦想通过努力成为“中国极限运动高空挑战第一人”,他数次站在摩天大楼的顶端,挑战高难度动作,也因此收获百万粉丝,体会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但是2017年11月8日,他在攀登263米、62层大楼时失手,,坠楼身亡。
   通过这两个议题,启发学生思考:
   ①一会想当警察,一会想当医生,说变就变的梦想你怎么看待?
   ②你是否赞成为了梦想奋不顾身的行为?
   这两个议题都是通过前测调查、基于学生的真实困惑而设,真问题也引发了学生的热烈讨论:有的学生认为变来变去是不尊重梦想的行为,也有的学生意识到梦想可以根据形势变化,不变的是任何梦想的实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有的学生认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无论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弃生命;也有的学生认为为了自己热爱的事业而献身是一件光荣和伟大的事情……
   诚然,社会生活是复杂的,这样的议题不存在标准答案,但是却培养了学生的思辨思维,帮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中有所得,在传递人生智慧中有所悟。因此,只有筛选和提炼出教育点上的真问题,才能诱导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只有真正关注学生思想提升和生命成长的课堂,才能构筑德性成长的基石,真正体现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生命力。

相关文档:
简述一种新型的机械自动泡茶杯
高职高专应用文教学现状和方法探析
展望“民生工程”新目标
探析实现火力发电厂消防系统优化的措施
发电机同期并网调试经验谈
本土文化认同与回归的价值思考
由纸媒到网媒:英国《独立报》的转型之路